在春节这个万物复苏的美好世界,病毒也开始变得“活欢”起来了。手足口病可以称得上是“儿童第一杀手”了,每年有不少孩子惨遭手足口病的毒害,所以家长必须在孩子的学习生活中严格监督孩子的行为,养成卫生的良好习惯,及时带孩子到医院检查,发现症状立即接受医院的治疗,带孩子远离手足口病的毒害。
![手足口病又来了!码住这些知识,让宝贝远离病毒! 手足口病又来了!码住这些知识,让宝贝远离病毒!]()
手足口病究竟是啥
(以下5条为帮助您认识手足口病防控的核心信息)
![手足口病又来了!码住这些知识,让宝贝远离病毒! 手足口病又来了!码住这些知识,让宝贝远离病毒!]()
1.手足口病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,常见血清型有肠道病毒71型(EV71)和柯萨奇病毒A16型(CV-A16)。
2.发病人群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,重症死亡主要集中在≤3岁的儿童。同一儿童可因感染不同血清型肠道病毒而出现多次发病。
3.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,以发热和手、足、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,呈自限性,7-10天病程后痊愈。
4.少数患者可出现脑炎、脑干脑炎、急性弛缓性麻痹、肺水肿、肺出血、心肺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,甚至引起死亡。
5. 人是肠道病毒唯一宿主。肠道病毒主要通过接触患者鼻咽分泌物、唾液、疱疹液、粪便,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、粘膜泡疹液而感染,另外接触被污染的物品(如玩具、奶瓶、餐饮具等)或环境也可传播。 是否可经水或食物传播尚不明确。
![手足口病又来了!码住这些知识,让宝贝远离病毒! 手足口病又来了!码住这些知识,让宝贝远离病毒!]()
预防手足口与应对方法:
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患上手足口症的最佳办法。
●吃饭前后和上厕所之后,都用肥皂和水洗手。
●用餐时不要共用食物、饮料、碗盘、杯子或餐具。
●个人用品如毛巾和牙刷也不该共用。
●咳嗽或打喷嚏时要用纸巾遮鼻子和嘴巴。用过的纸巾要丢进垃圾桶,然后马上用肥皂和水洗手。![手足口病又来了!码住这些知识,让宝贝远离病毒! 手足口病又来了!码住这些知识,让宝贝远离病毒!]()
在园区集体生活的孩子:
●每天给孩子量体温。
●给孩子先洗手才离开学校。
●回家后,让孩子洗澡和洗头发,换上干净衣服。
●每天检查孩子是否生口疮或手脚出现疹子。
![手足口病又来了!码住这些知识,让宝贝远离病毒! 手足口病又来了!码住这些知识,让宝贝远离病毒!]()
若孩子已患上手足口症,建议采取以下步骤,防病毒散播:
●将孩子隔离在家,远离学校和公共场所,直到疹子全干,孩子康复。
●马上通知校方,以便校方观察其他学生,并采取防范措施。
●避免亲吻或拥抱受感染的孩子。
●将孩子的玩具、书籍、餐具、毛巾、牙刷和衣服分开摆放,孩子康复后要消毒。
●清洁常触碰的居家表面如马桶、门把、玩具和可能留下体液的表面。可用居家消毒液或稀释漂白液擦拭。![手足口病又来了!码住这些知识,让宝贝远离病毒! 手足口病又来了!码住这些知识,让宝贝远离病毒!]()
这里也要特别提醒大家,很多人认为手足口一定会伴随有发烧,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。病毒是在不断变异的,有些患病后的症状并不会那么典型。有些孩子即使患病也可能不表现为高烧,出疹也比较少,发病慢,这样的状况就很容易被忽视。
如果发现宝宝突然厌食、情绪不安、口腔出现疱疹一定要及时就医!
![手足口病又来了!码住这些知识,让宝贝远离病毒! 手足口病又来了!码住这些知识,让宝贝远离病毒!]()
另外需要注意的是,手足口病虽然容易侵袭婴幼儿,但并不代表成年人完全没有患病几率。像老年人、免疫功能低下的人、慢性病患者(如结核病患者、肾病、肿瘤病人)等也有可能患上手足口病。
为了宝宝的健康,宝爸宝妈们要多多学习科普知识和用药知识,远离病毒给宝宝带来的伤害!